扭扭车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扭扭车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当机器人革命或将重整全球制造业格局0

发布时间:2021-09-14 18:05:36 阅读: 来源:扭扭车厂家

“机器人革命”或将重整全球制造业格局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的报告中提到, 机器人是 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 ,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人主要制造商和国家纷纷加紧布局,抢占技术和市场制高点 。 我们不仅要把我国机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我们要审时度势、全盘考虑、抓紧谋划、扎实推进 。

“机器人革命”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预测:“机器人革命”将创造数万亿美元的市场,从而带动与机器人相关的新材料功能模块、感知获取与识别、智能控制与导航等关键技术与市场快速发展。

经过五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在发达国家中,工业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机械加工行业、电子电气行业、橡胶及塑料行业、食品工业、木材与家具制造业等诸多领域。作为先进制造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装备和手段,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全球最大机器人的市场

去年,5台工业机器人首次“进入”生产地铁门板的南京康尼机电公司厂房,代替门板玻璃涂胶、抛光、钣金等多个工种。如今,这5台机器人的效益逐渐显现,不仅节约了16个人力,单算材料使用,每年就能节约46万元。

南京液晶谷平板显示工厂目前自动化水平全国第一,支撑其自动化的,恰恰也是每年不断加入的机器人大军。

受人力、原料成本提升夹击的制造业企业,正纷纷将购置机器人提上议事日程。南京机器人研究院副院长邢飞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2013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达320亿美元,中国机器人本体市场规模超过9.5亿美元,并将在未来5年保持18%的年均增长率。去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3.6万台,约占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中国迅速晋升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需求市场。

随着技术的进步,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在快速扩张。相比于新一代的工人,企业更喜欢用“吃苦耐劳”、不要工资的工业机器人。南京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机械、汽车、电子、石化、轻工、纺织、冶金、建材、食品、医药等重点行业对于机器人的需求都比较高。

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LG新港公司的显示器生产线上,看到,大部分装配零部件环节都还需要手工操作。公司负责人说,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他们非常需要机器人“加盟”。但目前市面上机器人的精度还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我相信每一家制造业企业都需要机器人,但要综合考虑成本、技术水准等因素,一旦机器人技术成熟起来,就会得到大规模推广。”这位负责人说。

国产机器人市场占有率偏低

从目前中国市场的销售情况来看,跨国公司的品牌尚为绝对优势。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表明,2013年外资品牌的机器人销售量为2.7万台,占总销售量的74%。号称国际机器人“四大家族”的发那科、ABB、库卡、安川这四大集团已全部进驻中国,不断在中国投资建厂、扩大规模,在中国市场的覆盖率很高。

相比之下,国产品牌尚处于成长阶段,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表明,2013年中国机器人销售9700台,占比仅为26%。不过在这个强手如林的领域,国内厂商并不甘于将广阔的市场拱手让于人,不断有新的面孔加入这个行业。从中国机器人联盟统计来看,2013年的成员单位已经达到100多家,远远超过上年的数量。而据业内人士分析,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的从业者应该有几百家。

我国已经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失掉“数城”,今后对领先水平的追赶必是漫长的过程。资金投入、联盟高校、培养人才,缺一不可。重点是,相关部门对该产业的引导应从产业特点进行考虑,尽早形成企业集群,或以产业园的方式将优秀企业聚拢起来,为进军高端技术奠定基础。

我国机器人需求于近年以30%的速度增加,与市场成熟的国家相比,潜力巨大。预计到从理论上讲任何材料都可以成为纳米材料2015年,我国在役机器人数量将达3万台。

市场前景广阔,现实的困境并不乐观,中国的机器人生产企业并未在市场中占得先机。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的拥有量不到全球总量的1%,其中国产的机器人约占30%,其余皆是从日本、美国、瑞典、德国、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引进。

中国真正有规模、实现大批量生产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几乎没有,主要是生产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性零部件如高精度减速器、伺服电机电机等受制于人。而采用国外关键零部件生产的国产机器人,价格上并没有多少优势,所以客户大多选择国外的机器人。

制造业99%仍是人工制造业99%仍是人工位于深圳的电脑外设制造商雷柏科技,已经尝到机器人的甜头,并且成为积极的传播者。

据雷柏科技的总经理邓邱伟介绍,雷柏2011年引进75台机器人,通过机器人集成平台,实施产品设计、整合、物流重组、排产优化等变革,公司员工从2011年的3200人减至2012年的1100人。

作为同行中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雷柏科技机器人投资年节省人力精益求精成本8000万元。

在与深圳相邻的惠州,当地电子制造商华阳,也“爱上”了机器人。华阳多媒体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骆名灯说,他们制造系统1200多人,近年遇到“招工难、用工贵、流失大”的难题。

90后的就业人口下降、内地产业兴起、第三产业发展,使招工越来越难,惠州招工成本已达到370元/人次;而且90后的就业观发生很大改变,工作不是唯一,自由才是首选,一般电子行业平均月流失率约16%,夜班、站立作业的岗位流失率更高,加上90后员工难管理,生产效率下降。因此,华阳多媒体2008年成立了专门的事业部,推进自动化技改,并开发出三轴机器人平台等产品。

骆名灯深有感触地说:“机器人价格必须大幅下降,否则无法推广。”邓邱伟比较乐观,他预测,随着工业机器人均价每年下降4%,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从2004年至2013年,人员年均工资涨幅15%,这使机器人自动化投资回报期(投入成本/年收益)呈下降趋势,2010年要6年,预计2015年缩短到2.4年左右。

本土机器人企业崭露头角

一米多高的六关节机械臂来回穿梭,不仅能东奔西走搬东西,还能在流水线上完成多道工序……在南京埃斯顿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测试车间内,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机器人正各司其职。

“我们的算法可以将机器人的感应时间缩短到0.15秒内,其稳定性、精确度、寿命不逊于国外产品。”企业负责人韩邦海说。就在上个月,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当天股价大涨44%,成为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

本月,南京液晶谷熊猫电子装备园迎来了“新房客”——熊猫电子装备有限公司从海福巷旧厂区乔迁至此,准备大展拳脚。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猫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坤说:“机器人是制造业发展大趋势,我们2012年进军机器人产业,2013年在日本组建机器人研究所,今年搬入新工厂,全新的机器人装备车间面积约1万平方米,产能完全释放,年产量将达2000台。”

目前,“熊猫”已开发出三款产品:焊接机器人、20公斤相对通用机器人(由于电磁式是采取电磁谐振原理驱动的可从事焊接、切割、简单搬运)、165公斤搬运机器人,去年销售近800台。

位于麒麟科创园的南京机器人研究院是我省智能制造领军型创新创业基地,也是我市为机器人“小苗”打造的孵化摇篮。邢飞介绍,南京机器人研究院总投资5亿元,由麒麟科技创新园和南京理工大学、南京中科煜宸公司三方投建,目前已集聚10家“321”企业。

走入其中的重点企业南京中科煜宸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看到一台名为“激光切割激光切割工作站”的机器人正一丝不苟地切割板材板材。工作人员说:“比如汽车配件厂需要定制零件,只要描述出需求,我们就可以设计出程序,装载在切割工作站上进行光源切割。”据了解,该公司的主要业务方向是利用激光进行切割和焊接,其研发的焊接机器精度已达0.05毫米,与世界最高水平同步。

统计显示,目前我市已有机器人研发及关键部件企业102家。全市有13所高校设有机电专业,其中6所具备机器人研制团队,在机器人控制系统、伺服系统、视觉系统、本体研制、检测试验等方面具备一定基础。

思考:机器人到底会不会抢你饭碗?

机器人执行人类以前的任务。有人害怕机器人在取代人类,淘汰了集散中心和其他地方的工作。不难想象,技术进步可能是造成今天永久性失业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且会愈演愈烈。

仓库机器人并非首个取代供应链工人部分工作的新技术,甚至也不被看成是影响这一行业最重要的因素。

信息技术几十年来一直在改变供应链,经常取代运务员或其他工人的部分工作。系统能记录从原料到消费者的诸多事项,维持最佳库存,把送货时间和成本减到最小。RFID标签能让物品自动被记录,淘汰了这些记帐工作。这些技术能让今天的零售店提供更丰富的品类,常常价格更低,还能迅速应变。这些技术改变了零售业,例如为沃尔玛的成长提供动力,沃尔玛是使用这些新科技的先锋。

虽然这些科技淘汰了一些记账员和仓库工人,但使用新科技会扩大企业规模,也会创造新工作。然而,这些新工作需要新技能,对有大学学位的管理者和技师如此,对教育程度低一些的操作岗位也是如此。在工作中习得这些新技能的工人,其实供不应求。

专家们的预测2025年人力仍不会被取代而且,专家们预测,对具备技能的工人之需求,在短期内会增长,而且会持续至少10年。与多个行业协会合作,学术专家们发表了一份“美国物料输送和物流路线图”,称:尽管物料输送和物流系统的流程和技术可能会明显改善,但到2025年,这一行业的大部分工作仍将由人力完成。而且,在操作时需要随机应变,这要求技能熟练、善于创造的人力。换句话说,到2025年,人力在这一行业依旧至关重要。

两种观点:机器是在取代人力,还是在转移人力?

毫无疑问,科技正在改变工作,问题是如何改变。上述《60分钟》和行业管理者的两种视角,代表了关于科学正如何影响就业的两种观点。两种观点都承认科技会接手人力的一些任务。但一种观点争辩称科技不仅接手任务,还在彻底消灭一些工作岗位,机器正在代替工人,工作越来越少,对那些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尤其如此。按照这种观点,大量失业工人竞争少量职位,薪水下降。

按照另一种观点,科技并不取代工人,只会把工人转移到需要不同一些不同技能的工作上去。有时候这些新技能被用在相同的岗位上,有时候则被用在新岗位上。根据这种观点,除了在一些极其成熟的行业里,科技不会造成某处工作岗位短缺。薪水不涨是因为很多工人难以习得新技能,而劳动力市场又没有给具备新技能的工人足够回报。在这种观点里,稀缺的是技能,而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在另一种观点里,稀缺的是工作岗位。

是取代还是转移,这很重要,因为这影响到了政策。如果技术正取代工人,政策对消除经济不平等可做的不多,除了极端的再分配。另一方面,如果技术主要是转移工人而非取代他们,可能经过漫长转型的将来,和过去也区别不大。但要获得这样的将来,那些鼓励广泛开发新技能的政策至关重要。仔细观察现在劳动力市场里的实际趋势,锋利的历史断层并未发生,艰难的转型已在暗中进行。

聪明的机器接手人类任务,工作机会消失,这可能看起来很明显。根据《60分钟》的报道,“银行柜员被ATM机取代,售货员向电子商务投降,接线生和秘书被语音识别技术取代”,但事实并非如此。ATM机并未取代银行柜员,恰恰相反,因为银行支行需要的柜员减少,银行便开设更多支行,而银行柜员的总数增加。

科技一边接手一些任务,一边也增加了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因此也需要更多执行剩余任务的人力。科技并没有消灭工作,新工作也被创造出来,有时候是不同的岗位。在过去三十年中,计算机在办公室文职工作里被广泛应用,而工作岗位却每年增加1.2%,尽管一些像接线生之类的特殊人群失业。医疗类职位,也应用了计算机,每年增长2.5%。使用计算机的职位总数比劳动力市场整体增长更快。总体对企业良好操作规范也给出了框架性要求上来看,计算机肯定没有取代人工。

但是,很多新的工作要求新的技能。银行柜员现在需要市场营销技巧,而不仅仅是处理现金;因为文字处理技术,秘书打字少了,但现在也负责差旅。很多新工作要求的技能很难学习,因为科技变化太快。当工人无法轻松学会高薪要求的新技能,工资就涨不了。失业数字在下降,但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称很难招到具备合适技能的工人。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更新的人工智能科技会改变一些事情。但是,根据计算机科学家们的说法,占据主要岗位的人将不会被机器取代。人工智能或许能加快改变进程,增加学习新技能和转型至新岗位的压力。但正因如此,更需要政策来改善这种劳动转移。只盯着可能即将消失的工作岗位,只会分散迎接这一挑战的精力。

数显电子万能试验机WTWD-1000SL-100kg
屏显式液压万能试验机
金属冲击试验机
脚手架扣件试验机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