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扭车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扭扭车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记者走基层于忠海的3D式木耳种植法《新闻》

发布时间:2020-11-16 01:23:31 阅读: 来源:扭扭车厂家

记者走基层:于忠海的“3D式”木耳种植法

正月里,大多数农民都在忙着走亲访友,享受难得的清闲,但在东宁有些农民却以另一种方式“忙”着。2月8日,记者来到大城子村,体验了菌农正月里的忙碌。

人耳同享桑拿房

当日13时许,在村中木耳大户于忠海家里,记者看到了一片繁忙的景象,大家不停地穿梭在菌房里,忙着各道工序。于忠海告诉记者,这个正月几乎是一天不得闲,要是早几天来还能看到更热闹的生产场景。

一口长3米宽2.5米的大型蒸锅架在屋子的中央,这是经过改装后的常压锅,一锅可蒸4000至5000袋木耳菌。记者来时,人们正用铁铲搅拌着用于培养木耳菌的材料——锯末子,阵阵热气扑面而来,一会儿就出汗了。拌好的菌料需用大筛子筛匀后灌装成袋,眼下装袋已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机械化。装袋机、压袋机不停运转,灌装好的菌袋随后就被送到常压锅里灭菌。为了节省送料到锅的时间,人们不约而同地小跑着,穿行在菌房里。而要保证杀菌效果,人们要8个小时看着炉火旺烧。锅内的蒸汽不断溢出,菌房中热气萦绕,人们也同锅里的菌袋一起享受了一回高温“桑拿”。

菌袋出锅冷却后就会运往培育室里等候接种。“接种这活最关键,看着简单,但既耗时间又耗精力,有时都几班倒着干。”于忠海讲。接种屋内,记者发现这里要求“闲人免进”,据说是为了避免从外界带来杂菌感染木耳菌种,而人们进屋低头一坐就是近一天,为抢时间,连吃饭、上厕所都是速战速决。“习惯了,就没感觉忙和累了。”人们笑着说。

菌房里也上演3D

传统种植黑木耳,菌袋都是平摆在架子上的,看着眼前如一串串“糖葫芦”式悬挂的菌袋,记者有些疑惑了。于忠海告诉记者,这是自己发明的棚室吊袋法,还有专家或是媒体称其为3D式种植。讲起自己的发明,于忠海很有些话说。于忠海搞木耳种植已经有不少年头,因此他对传统栽培技术的一些不足有深刻认识,当中最主要的是菌袋摆放时土地利用有限,同时由于菌袋要与土地接触,免不了会沾到些泥土,这样的木耳时常口感欠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木耳品质成了他的心头大事。在他精心钻研,多次试验后,棚室吊袋法终于应运而生。接好菌种后,将菌袋吊挂起,让木耳菌慢慢生长。这种方式既实现了种菌少占地,又避免了雨水的侵害,无论从质量上还是产量上都有提高。眼下,于忠海的棚室吊袋法已是名声在外。

于忠海为记者算了笔账,正月的忙碌到5月时就能见效,五一后这批黑木耳可以采摘上市。今年的木耳价格走高,预计每袋能带来1.5元的净收入,按照原先的生产方式计算,每亩地能种10000到15000袋,而自家采用棚室吊袋法只需2分土地就能栽上20000袋,一下就能有30000元的收入。一个小创意达到了既节省土地又增收的双赢,这实实在在地让于忠海很得意。

棚室吊袋法的发明并非偶然,记者发现,于忠海是位乐于尝试和创新的菌农。指着改装后的蒸锅,他说,经过研究,常压锅与高压锅的杀菌效果是相同的,而且常压锅还可以节省费用和能源。“为了种好耳,县里的很多菌农都天天琢磨着发明和改进。”于忠海这样说。

许多人前来取经

东宁的黑木耳产业早已闻名四方,各地前来咨询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尤其于忠海的棚室吊袋法被对外宣传后,取经的人更是源源不断。“人来的太多了,春节前后就有好些人组团来看。不为别的就是想见见传说中‘3D式’种木耳法。”于忠海笑着说,虽然此时正是栽培最忙的时候,但他都是热情接待,“春节做菌那会儿,好些人特意来学挂袋,我也不掖不藏,不会的地方都是手把手教。来的都是客,有什么疑问都挨个解答。”

于忠海传授技术都是免费的。“别的不图,就是希望能将东宁的木耳品牌宣传出去。”他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在记者采访过程中,赶上不少人前来咨询,看着忙前忙后的于忠海,记者充分地感受到了他的心情。虽然离木耳采摘还有两三个月,但增收的希望已经种下。

(责任编辑:李冰冰)

深圳市非常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

广州华谱达照明有限公司